第80章第 80 章(1 / 2)

官家看着桌子上的色香味品相都俱全的羊杂四软、羊撺四件, 很是赞同的接口, “南方菜式华丽精致,看着就很开心;北方菜一般是很大份, 更注重实在,看着就感觉好饱, 这可能和北方人饭量大有关”

想着皇宫里头越来越好看的吃食, 他就有了主意,“互相结合一下更好。”

丁姑娘闻言眼睛一亮, “官家说的对。北人吃甜, 南人吃咸,口味上也可以结合一下。”

一面克制自己不要脸红, 一面甜甜蜜蜜的吃着官家给夹的鱼, 五姑娘听到他们提到南北饮食差异,咽下嘴里的香炸鱼排,开口解释, “我师父说,北人吃甜是因为北方的气候变化大,吃甜身体暖和,日积月累的就形成嗜食甜食的饮食习惯。”

“南方气候炎热, 身体大量出汗需要补充盐水。加之东南沿海享有鱼盐之利, 就刚刚丁姐姐说的一样,保存食物需要用盐进行处理, 咸鱼、腊肉制品较多, 慢慢的形成了南人嗜咸的饮食习惯。互相结合一下挺好, 光吃甜、或者光吃盐对身体也不好。”

丁姑娘的师父,也就是这次给展昭前来给展昭送一味紧缺药材的人,展昭对他老人家的医术非常的推崇,当下就很支持的说道:“尊师言之有理。南北方的饮食差异还有一个原因,砂糖的产量少价格高,上好的糖霜更贵。”

丁姑娘咽下刚刚官家他们包括展昭都觉得“很咸”的海味,对于他们口中的“甜和咸”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当然她对于砂糖在南方的贵也是认识深刻,“确实是贵。我刚刚来汴梁的时候,发现州桥夜市这些地方都有甜食糖水贩卖,非常震惊。”

不光是富庶人家天天有石密吃,普通的老百姓也是。汴梁城真不愧是大宋都城。

五姑娘也对此也是非常理解的点头,她刚刚来汴梁的时候,也被汴梁人的生活方式吓到。汴梁人的生活对比大宋的其他地方,真的是好的太多。

官家虽然知道蜂蜜、糖霜对于普通人很难得,就和羊肉一样,可他对于大宋的物价并没有多大的概念。他只是想起来苏轼老师给他讲述的沧浪公苏舜钦的诗词,“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非”,对于汴梁人嗜糖如命的印象非常深刻。

此刻看到五姑娘和丁姑娘都是这幅模样,自觉应该对于南方人和西北人的缺糖现实做些什么。

“虽然我们的熬糖技术是当年唐太宗从印度求来,但现在我们的熬糖水平已经比他们好。砂糖的价格之所以贵,是因为量不足,供应汴梁的砂糖仍需要从西域诸国购买。不过我听说苏轼先生已经安排南人大量种植甘蔗在南方开作坊熬糖。”

“到时候南方供应北方的蔗糖,价格应该会降下来。至于北方,应该也有类似甘蔗的植物。就算大宋没有,北方和西方诸国应该有,可以去问问鸿胪寺的官员,或者等派去探访北地的人回来。”

那些冰天雪地里的人总要吃糖不是天地万物养育各地百姓,肯定有。

展昭也是点头,胡椒、葡萄这些都是西域传来,那边肯定还有其他的好物事。

几个人边吃边聊着天南地北的各种风土人情,各自爱好的琴棋书画等等。分开的时候,官家谢过丁姑娘的招待,还和展昭说起让公孙先生把开封衙门画画留做纪念的事儿。

夕阳西下,天色慢慢的黑了下来。已经成亲的小夫妻都回家去进行下一个“曲目”;还没成亲的比如官家,他先送五姑娘回家。

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不知道说啥好的展昭抬腿也要走,被丁月华拦了下来,她要和他商量个事儿。

“五姑娘的两位妹妹在作坊做事,我也想去作坊报名。”丁月华感觉这次来汴梁震动很大。

展昭有两位宫人照顾日常起居,两个人还没成亲也不好天天腻在一块儿,她就想着去找个正经事儿做。

“好。”展昭知道她闲不住的性格,对于她的想法完全没有惊讶,更不会拒绝,“有个事儿做挺好。”

事儿说完了,丁月华知道现在说也说不清,也就没继续留他。一双秋水双眸轻轻的注视着他的背影,嘴角抿起倔强的弧度。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听完儿子“叙事上表”一样的描述,对于展昭的丁月华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把握,就笑着放他回去休息。

官家虽然不懂,但是他能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展护卫和丁姑娘之间的气氛,就和爹爹和嬢嬢的一样。再加上他今儿听白玉堂说,展护卫很乖的安心休养,所以他很开心很放心的去休息了。

第二天是七月初十五的中元节,虽然当年宋太宗觉得中元节应该是一个阴气森森的节日,不应该搞的那么热闹,因而取消了中元节的七日庆贺灯展。但是中元节对于大宋人来说,还是一个和元宵节一样重要的大节日,一个需要给鬼庆贺,准备“阴灯”的节日。

向来热闹非常的汴梁街道今儿个只有寥寥的几个人影儿,所有的店铺都关了门。一大早的无论贫富官民都开始忙碌着准备祭奠亡人的菜品纸钱等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