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奇怪的马车(1 / 2)

大唐孽子 南山堂 4935 字 21天前

作坊城的货栈,占地面积挺大的

沙子、碎石、水泥、器具等东西分门别类的存放在这里。

虽然货栈已经铺设了水泥地面,但是每天那么多货物进出,马车经过之后,仍然会扬起漫天灰尘。

这要是测一下PM2.5,绝对是爆表的节奏。

不过,此时此刻,没人在乎这个。

“牛柱,看到没,那个马车!”

劳汉三眼珠子瞪得大大的,看到那七八辆刚刚从官道上拐进货栈的马车。

要说各个车夫驾驶的马车,自然也是有区别的。

有新旧之分,有款式之分,也有制作作坊之分。

但是,在此之前,整个货栈中出入的马车,本质上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只有两个轮子。

可是,今天居然来了一溜四轮马车!

奇了怪了!

“劳汉三,我没眼花吧?这些车夫居然驾驶着四轮马车?他们是怎么从官道上轻松的拐进货栈的?”

牛柱和劳汉三都是多年的老车夫,对於长安城中的马车情况,那是了如指掌。

不客气的说,谁要是让他们换一辆四轮马车,肯定会招来一声冷笑。

四轮马车?

就一个车架放在四个轮子上面,走笔直的平坦路面还行,稍微坑坑洼洼的路面……

那绝对让你连死的心都有。

再碰到拐弯……

牛柱是怎么都不理解,怎么会有人那么傻,居然使用四轮马车?

脑子进水了吗?

“这马车,似乎有古怪,你看他们居然那么轻松的拐进了存放水泥的货栈。”

劳汉三也不着急离开货栈了,干脆把马车停放在一边,下车往四轮马车走去。

隐约之中,他感受到了一个新的机会似乎在向自己走来。

【零零看书00kxs】牛柱看到劳汉三过去,也跟着下了马车。

“这个四轮马车,比我们的要长一倍,装载的货物必然更多。”

劳汉三一边朝着水泥货栈走去,一边跟牛柱交流着自己的观点。

“是可以装更多的货,但是你知道的,装的太多,车轴会受不了,用不了多久就坏了,得不偿失啊。”

牛柱立马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其实,哪怕是两轮马车,也不是不能多装点,关键是超载太多的话,马车很快就坏了。

所以有经验的车夫都不会轻易超载。

反正,大唐又没有高速通行费,把马累坏了,损失的是自己,何必装那么多呢?

多跑几趟,花费的也是雇主的钱。

特别是最近他们接的都是碎石作坊的生意,工钱都是按车结算的。

当然,少数情况,碰到承包货物运输的情况,也就只能稍稍多装点,也不敢太过分。

“这些人似乎是楚王府的人,看着有些脸生,好多都是新手。莫不成是这些车夫不了解情况,所以才装那么多货?”

劳汉三很快就猜到了这些马车的来源。

长安城的水泥作坊不止一座,但是作坊城里使用最多的就是楚王府自己的水泥作坊出产的水泥。

再加上这些马夫脸上露出的傲气,让人一眼就能猜出是楚王府的人。

放眼长安城,几个匠人走在路上,哪个是楚王府下属作坊的,哪个是其他勳贵人家的,劳汉三往往能够轻易识别。

楚王府的匠人,身上释放出来的那种自信和气质,跟其他作坊的匠人是不一样的。

这个区别,长安城的百姓是感受最明显的。

外地来的人,往往还很难区分出来。

这就像是后世,两个华夏人和倭国人走在路上,华夏百姓往往都能轻易的分辨出来,但是外国人却是觉得他们都一样。

“不应该啊,楚王府的匠人水平远比其他人要高,不至於犯这种低级错误。”

牛柱盯着那几架越来越近的马车,脸露疑色。

“牛柱,这些马车都是从官道上来的,可是我们刚刚拐进货栈的时候,明明没有发现身后有这些马车的影子。可是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这些马车就跟在我们身后进了货栈,这说明……”

“说明这些马车跑得很快!”

牛柱和劳汉三对视了一眼,好奇心更浓了。

车速和装载量,这是车夫们最关心的两个东西。

换个角度理解,这是跟车夫收入最息息相关的两个指标。

“别靠那么近,正卸着货呢。”

很快的,劳汉三和牛柱就来到了四轮马车面前。

车夫正帮着把马车上的水泥卸到货栈里头。

“这位兄弟,敢问你可是在楚王殿下的作坊做事?”

虽然眼前的车夫说话有点冲,劳汉三并不以为意。

自己要是正在忙碌的时候,也很烦有人来打扰自己。

“没错,我们是楚王府水泥作坊运输队的,今天开始往作坊城运输水泥。”

虽然刚才态度不是很好,不过看到劳汉三和牛柱居然不嫌弃的帮自己卸水泥,车夫脸色立马就缓和了下来,好好的回答了劳汉三的问话。

劳汉三:“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楚王府的水泥作坊并不在官道旁边吧,这一路运输过来,你都是驾驶着这四轮马车?”

“对啊,有什么问题吗?”

听了眼前这个年轻车夫的回答,劳汉三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怎么就没问题?

问题大了呀!

“咳咳!”

牛柱看到劳汉三居然愣在那里,便接过了话头。

“这位郎君,以前好像没有看到过你往这赶车呀。”

“你没看到就正常了,我也是前段时间刚刚被安排到运输队,练习了一阵子驾驶马车之后,今天才第一次往货栈送货呢。”

劳汉三和牛柱对视了一眼:果然是新人。

“那你这是怎么驾驶这马车转向的呢?”

牛柱接着问了自己最关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