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十一月,刘崇也是病死了,终年六十岁。监国刘承钧继位,改名刘钧。
刘钧将父皇的死都归咎为是后周的,现在赵匡胤既然接收了后周的一切,那么也应该接收后周的一切,这当然也包括仇恨。
所以北汉就报仇恨转移到了大宋的头上,这不他一听说距离北汉最近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也是对大宋新朝不满,所以就想看看能不能把他拉过来,一起对抗大宋。
他开出的价码也挺高,要封李筠为王,李筠也确实没有脑子,他也不想想北汉国地盘狭小,百姓贫困,没有修建宗庙,而发给宰相的俸禄只有一百缗,节度使只有三十缗。
即使封你一个王爷能干什么,还不如你这个节度使干着舒服呢,再说北汉的军队还不如你昭义军能征善战呢?你此时和北汉密谋能得到什么。
不过老天想让谁先灭亡,必定要谁想疯狂,李筠现在就很疯狂。没有过几天他就派遣牙将刘继冲等向北汉刘钧称臣,刘钧以蜡丸封书约李筠联合伐宋,就是早朝的时候李守节交给赵匡胤的那一份。
于是这才有了刚才早朝的那一幕,赵匡胤得知李氏父子意见不一,任命李守节为皇城使以探李筠意图。
“哼哼,这个李筠也太不自量力了,居然还真的是和契丹联合了,当时朕是顾念初登大宝,不宜过多的杀戮,但是谁也妄想来挑战我皇朝的权威,朕不介意多杀几个人立威。”
可能是大家都已经忘记了赵匡胤是个开国皇帝,更是个武将出身的皇帝,骨子里面就有好战的基因,不然也不会坐上皇帝是吧。
建隆元年四月李筠正式起兵,果然和赵旭搜集的情报一样,他决心要反的,但是他不知道大宋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李筠决定正式造反。这时距离赵匡胤创建宋朝才刚刚过去了三个多月,其实李筠造反的原因不仅仅是他忠于后周,更重的是李筠决心也学学赵匡胤。
那时候全中国的皇帝太多了,李筠也想弄个皇帝当当,占据河东也是不错的,这是他最大的动力了。
然而,李筠狂妄无谋,他没有采纳幕僚们的一些正确建议,竟率军直捣汴京,这家伙的脑袋真是不知道怎么长得,这样的想法都能提出来,真是人才。
赵匡胤接到李筠反叛的消息,就立刻派大将石守信、慕容延钊和王全斌等人率军平叛。同时留下太子在京城见过纵览全国的政务,自己则是安心的率军亲征李筠。
当年赵匡胤就是在高平得到柴荣的青睐的,现在他又是准备在高平之地树立他的皇帝权威,向世人证明这是他才是真龙天子,天都是站在他这一旁的。
“旭儿,这汴京城我可是交给你了,你有事情要多和几个相国商议一下,几位相国我就把太子托付给诸位了,在朕征李筠的这一段日子内,太子总领全国的军政大权,好了就这样。”
这时候的群臣可就愣了,皇帝这意思不就是说太子就是最大的了,难道皇上不怕……
皇位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即使是父子也不例外,皇上还真敢放权,其实大臣们不知道就算现在让赵旭当皇帝他也不干,那太累了,当初如果不答应秦始皇要完成华夏一统,估计自己现在还是个将军吧。
他想好了,自己不当皇帝,那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尽快生个孩子出来,以后自己就有理由不干了,交给自己的儿子了。
不过自己还没有成婚这儿子还早,现在赵旭已经是个大龄青年了,自己不急人家女孩都急了了,高桂英都已经十九岁了,已经是个大龄剩女了,赵匡胤就准备这次平定李筠后就给太子举行婚礼。
虽然赵旭觉得自己还小,不过现在这个时代,十九岁孩子都已经有几个了,确实是晚婚晚育了,所以自己也不能反对。
赵匡胤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先整个汴京都是在赵旭的掌握中,政事不是自己的长项所以自己还是放权吧。他让各部门各司其职,大事先交给宰相,等他们拟定出来一个方案后在报给自己知道。
这样的话效率果然快了很多,他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北方赵匡胤所在的地方,同时更加的是注意国内的矛盾缓和上,因为现在还有人反对大宋皇朝。
赵旭倒是不担心赵匡胤,李筠哪里是赵匡胤的对手,自己的压力更大了,自己现在是大权在握,但是更多的还是责任,所以他都是勤勤恳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