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1 / 2)

参天 风御九秋 2527 字 1个月前

软的不成,只能来硬的,几番威逼,南风仍不就范。如此一来就结下了仇怨,挖苦嘲讽自不必说,推推搡搡也常有之,不久之前还授意他人于比武切磋之际殴打南风。

“这般蠢钝,他日只会败我玉清名声。”岩隐子自远处走来,身后跟着几个趋炎附势之人。

眼见他们到来,安慰南风之人匆匆离去。

南风也想走,却被一名鹰犬跑在前面,展臂拦下。

岩隐子反背双手,趾高气昂的踱了过来,“你可知道此番授箓为何无你?”

南风没有答话,岩隐子虽是掌教弟子,眼下却无有实权,根本没有能力左右授箓一事,如此发问不过是虚张声势,吹牛擂鼓罢了。

见南风眼神之中多有不屑,岩隐子甚是恼火,伸手去戳南风左脸,“这么快就消肿了呀。”

南风抬手去拨岩隐子手臂,但岩隐子反应迅捷,抢先收回右手,转头冲身边鹰犬笑道,“你这厮好没轻重,对待同门岂能下此狠手,记住了,下次莫要再打他左脸。”

“晓得,晓得。”那鹰犬赔笑点头。

南风愤恨的瞅了那鹰犬一眼,此人就是上次与他对阵之人,职事已经鸣锣,此人还出了一拳。

岩隐子见他愤怒,心中得意,又看向拦着南风那人,“以后莫要再碰签筒,以免坏了公平。”

“哈哈哈哈。”那人大笑应是。

南风转身欲行,那人再度拦住,南风走不得,便伸手想要推开那人,但他技不如人,刚刚伸手,手肘内侧便挨了一拳。

那人恶人先告状,高声呼和,“六隐子,你敢殴打同门?”

南风本不想多生是非,奈何对方得寸进尺,此番真是按捺不住,气急喊道,“岩隐子,你们欺人太甚,我就不去坤殿帮你送信,你想见怜隐子,自己亲自去叫,别害我受罚。”

由于南风声音很大,多有道人听到声音,自各处近观远瞻。

岩隐子是掌教弟子,平日行事虽然多有跋扈,却没人敢正面顶撞,他压根儿没想到南风会喊出这么一句,人多眼杂,好生尴尬。

品德不好之人并不一定愚蠢,岩隐子反应极为迅速,高声说道,“你如此诋毁于我,可有证据?”

南风闻声哑口,此事虽然众人皆知,他却并没有真凭实据。

眼见南风不答话,岩隐子又道,“你不得授箓,心情低落,胡言乱语,我也不怪罪于你,你当记住,勤能补拙,只要刻苦努力,修道并不困难。”

岩隐子的一番话让南风甚是反胃,是怎样一个人,能颠倒黑白,如此虚假。

岩隐子扭转了局势,占了上风,甚是得意,带了几个鹰犬,自众人的注视之下慢步去了。

南风留在原地,受着众人异样的打量和观望。

回房之后南风心境久久难平,不曾授箓已经让他很是郁闷,而今又受了岩隐子的羞辱,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忍气吞声不是他的风格,有仇不报非君子,得设法报复岩隐子才得爽快,但他打不过人家,又没有确凿的证据。

想来想去,要想解气只有一个办法,在岩隐子与怜隐子幽会时,捉奸……

第九十章 千年古字

不过这个办法虽然解气,却也多有弊端,若是闹的动静太小,无法伤及岩隐子根本,若是牵扯范围太大,他就跳到了风头浪尖,事后怕是很难继续留在玉清宗。

斟酌良久,南风打消了报复岩隐子的念头,不是不想报复,而是实在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此事先放一放,以后再说。

哪怕不曾授箓,生活还要继续,每日除了听经学法就是练气习武,在太清宗的时候,老法师在讲经之余还会传授一些杂学,所谓杂学就是堪天舆地,风水命理,杂学之所以被称为杂学是因为它们对修行没有很大裨益,而是道人行走江湖糊口谋生的一种手段,多是些末微小技。

虽是末微小技,却很有意思,但凡遇到这样的课时,南风从不逃课。

但玉清宗并不讲授杂学,在他们看来,练气习武才是正道,练气有成就可飞升成仙,习得武艺就可安身立命,根本用不到那些旁门杂学。

南风并不喜欢玉清宗这种紧张的节奏,可是为了日后重回太清,他也不敢放松懈怠。但练气进展缓慢也让他心头很是灰暗,就这么学下去,十二年后,确切的说是十一年后,怕是连居山都不得晋身,此时的努力其实也并无实际意义。

虽有明确的目标和刻苦的态度,却完全看不到希望,不努力不成,努力了也不成。

心中苦恼,南风再度拿出了那两片龟甲,但他只是看了看便将龟甲以鹿皮包好,重新放入怀中,龟甲上有着天然形成的文字,但这种文字与此时的文字差异很大,他并不认识。那鹿皮上也有文字,鹿皮上的文字与龟甲上的文字不太一样,但也不是现在的文字,他也看不懂。

似眼下这般闷头修行总是不成,看不懂龟甲上的文字,南风便将希望寄托到了太玄真经上,如果能够学会太玄真经,他日也有一搏之力。

太玄真经只有三十二句,太玄真经的经文他早已烂熟于心,每日日常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推敲钻研。

由于太玄真经与居山真经和洞渊真经有所关联,便不能只推太玄,居山和洞渊也要旁顾结合。

凡事皆有利弊,朋友也是如此,南风在玉清宗没有朋友,很是孤独。但也正因为没有朋友,所以他更加专注,苦心推研之下逐渐摸到了居山洞渊太玄三部真经的脉络。

但这三部真经又与之前的六部真经有所关联,他虽然知晓经文,却没有得到师长的讲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道人不得越级学法,他此时是洞神道士,按照门规只能得授高玄真经,至于更高一级的真经,他是无权得授也无权研习的,如此一来他就无法光明正大的向他人请教升玄,洞玄,三洞,大洞这几部真经的内容,好在玉清宗有藏经阁,这是一处与太清典藏殿相似的所在,那里藏有大量经文,道人若有需求,可前往翻阅。

能够被自由翻阅的经书自然不是什么重要的经书,南风看的是一部《三清通要》,这是一部解释道教词汇,讲述道教典故的书籍,属于入门经书。

南风看它乃是因为那几部真经之中有很多他不明白的词汇,他需要单独求解,然后融汇连通。

藏经阁有几个老法师,负责清洁打扫和竹简书籍的维护,由于经书不能带出藏经阁,南风最近一段时间就总往藏经阁去,次数一多,就与那几个老法师混熟了。

《三清通要》是一本没有针对性的经书,几个老法师也不知道南风为什么总是看它。

南风深谙人情世故,对这几个老法师很是尊敬,偶尔还会带些茶叶干果过去,要想跟他人搞好关系其实非常简单,无非是礼貌和礼物,做到这两点,对方想不喜欢你都难。

熟了之后,南风开始自藏经阁自由翻看各种书籍,但大部分书籍都只是看一眼就放回去。有老法师见他胡乱寻找,便问他想找哪一类的经书,南风只是摇头,不是他不说,而是他找的并不是具体的书籍,而是与龟甲文字类似的文字。

最终让他自角落里发现一捆竹简,竹简上的字迹是古字,虽然与龟甲文字不同,却与鹿皮上的文字极为相似。